用户名: 密 码:    
  站内公告
 
  最新文章
 
 
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 
 
   
 
2020两会报告:中医如何振兴发展?
作者:www.chinakeji.org.cn  来源:中国民间名医网
 
2020年5月22日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强调: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。

百科释义:

促进:促使前进;推动使发展。

振兴:大力发展,使兴盛起来。

发展:1.事物由小到大、由简单到复杂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:事态还在~。社会~规律。2.扩大(组织、规模等)

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”的意思就是:促使中医前进;推动中医发展;大力发展中医,使中医兴盛起来;使中医由小到大、由简单到复杂、由低级到高级;扩大中医的规模。
告第八部分“民生”部分,没有像以往一样提“中西医并重”、“中西医结合”,而是特意强调“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”。报告惜字如金,每一个词都是经过再三斟酌的。这句话表示,国家最高层已经决定将中医复兴(中医振兴)提上日程,而且他们的总体思路不是结合、融合,而是两者并行、同时发展,在不放弃西医的同时,促进加快中医的发展。
这表示有可能进一步提高、扩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地位与权限,乃至成立独立的中医部(类似“国家中医药发展管理委员会”的正部级部委),同时大力支持或扶持中医药企业、尤其是大型企业,以及各级中医医院、尤其是公立中医医院。按国家的思路,依然是以“国家队”、“正规军”为主,基层中医诊所、民间中医、赤脚医生等,可能依然暂时不会列入改革内容。这与我们当初提议的中西医深度融合、合而为一还是有很大的差别,当然也可能是一个过渡。(详见《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中国医学新体系的建议》)

今天我们主要分析四个问题:

中医到底有没有必要振兴发展?

中医振兴发展面临哪些问题?

中医应该如何振兴发展?

中医振兴发展的终极蓝图是怎样?

一、中医到底有没有必要振兴发展?
1、中医能治哪些病?总体来说,中医几乎可以治疗人类所有疾病,不管最新命名的“新”病,还是西医长期以来认为“无治”的病,中医都有相应的办法。
2、哪些病西医更有优势?西医在外科手术方面拥有巨大优势,中医应该辨证吸收利用西医的手术治疗方法。西医的检查实际上是物理学、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,并非西医所独有,中医也可以运用。
3、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中医、甚至黑中医?这里面分为两种,一种是不了解中医、不选择中医;一种是反对中医、攻击中医。前者是因为中医本身的宣传不够、国家对中医的支持与教育不够,导致很多中国人根本不知道中国有中医(经过新冠疫情之后,了解中医的人明显变多了)。
4、哪些人在反对中医?反对、攻击中医的人,要么是蠢,要么是瞎,要么是坏,有些顽固的中医黑属于是三者兼而有之(详见《你对中医的看法,暴露了你的智商》一文)。
5、哪些人在支持中医?自古以来,所有有大智慧的人,都会支持中医;受过传统文化熏陶、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,也会支持中医;此外,还有农村最朴实的农民们,也大多相信中医、并经常在日常中使用中医药。
6、中医的顶层设计。中国缺少真正懂中医、甚至精通中西医的专业人才,参与顶层设计,所以体现出来的是,中医群龙无首。张伯礼还是太儒雅,仝小林偏向于中西结合派,目前我觉得只有黄璐琦有这个潜力,希望他能带领中医走向复兴之路。
7、中医的民间基础。中医的民间基础,跟台湾支持和平统一的民意基础一样,正在逐渐减少。如果依然没有真正的中医大师出现,并带领中医复兴;国家行政力量如果不强力出手,中医的民间基础只会越来越弱,最终走向消亡。
8、中医与利益集团的关系。中医没有大的利益集团,中医人大多信奉“医者仁心”,绝少去做“唯利是图”的事,即使同仁堂集团,也依然至今坚守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”的信条。
9、中医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?中医走到今天这一步,跟高层的宏观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。如果说民国政府是导致民间中西医之争的根源,那么这七十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的政策整体上也是失败的(详见《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中国医学新体系的建议》)。
二、中医的振兴发展面临哪些问题?
1、中医的教材与分科。首先,目前中医药大学的教学模式、分科方式、所使用的教材,全部都是错误的。中医分科对中医是一个巨大的灾难,是导致中医教育失败、中医人才青黄不接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2、中医的教学与传承。中医的教学与传承方式,整体来说是错误和失败的。中医的自身特点决定了,中医应当“因材施教”,需要批量教学、小班授课、师带徒三种模式相结合。
3、中医的学习与实践。纵观从古至今,能成为大医、明医的中医人,基本就两种,一是拜师,长期跟师、谦虚好学、勤劳刻苦、并且自身悟性较好,将师父的学问与自己的所悟所得相结合,从而成为一方名医或万世明医;二是自学,先用几年时间读一本经典,然后再用几年时间广闻博识,然后在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,形成自己的一套经验或学术思想。今天的中医,虽然说大学时间长(五至七年),但是真正用于学习中医的时间并不多,而实践更少,因为有很多老师本身就非常缺乏临床经验。师父带错了路,学生如何入门?
4、中医的医师管理制度。用西医的医师制度来管理中医,是西医扼杀中医的阴谋。中医应该有符合中医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和模式。正规的科班出身的中医,与民间中医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,公立中医院,与基层诊所、民间中医、从事正规合法中医养生的场所,应当区别对待。
5、公立医院的水平问题。就我所了解的情况,现在的公立中医院,大部分与西医医院没有本质区别。如果说完全像西医院也还好,问题就是中不中、西不西的,成了“四不像”,一是不能有效治愈患者,二是影响中医形象。我曾不止一次地亲耳听患者说,我去某某中医院看了半年,吃了N个中药方子,一点效果都没有!我敢说,今天中医被无数人诟病,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公立中医院的水平实在太差!
6、民间中医合法化问题。民间中医以前“无证行医”,现在变成了“非法行医”,某些利益集团用西医的管理制度强加在中医头上,不整死中医誓不罢休!可惜国家层面依然看不到这个问题,或者找不到解决方案,推出的确有专长医师考核办法,也是漏洞百出。
7、中医的地位问题。中医几乎完全没有政治地位、经济地位,近一个世纪以来,一直处于被打压的状态。直到今天,中医在新冠疫情中立下大功,依然没有任何本质改变!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西医卫生部(现在叫卫健委)下属的一个小部门,中西医的医保适用政策是完全不同的(详见《我是中医人,说实话,我也反对中医!》)。
8、中医疗效问题。长期以来,因为中医自身队伍的水平原因,以及利益集团带路党的宣传(攻击)原因,大家都觉得中医没有疗效或疗效欠佳,更多的大众都认为中医仅限于治慢病、养生防病,而不能真正治大病、急症、重病。事实上,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!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以治危急重症疑难杂症见长的,比如今天用的心脑血管急救药,几乎全是中成药!事实上,很多心脑血管急性发作时,一根针就能避免严重后果!那些中医黑选择性无视,非得要说“你有本身心脏病发作的时候,不要去看西医”(类似的后台留言,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)。这种中医黑不只是瞎,而且蠢!西医能治好心脑血管病吗?!
9、中医师水平问题。刚刚讲了现在公立医院的中医师水平普遍不够(主要是西医掺杂太多),民间中医师水平同样参差不齐。因为中医的传承本身有问题,然后加上考核的不合理性,导致良莠难分,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假中医、伪中医却大行其道,甚至无人监管,使真正有水平的中医难以显现,甚至蒙冤。(关于中医本身面临的问题,请见《审视中医》一文)
三、中医应该如何振兴发展?
上述九个问题,应该综合来看,本质上是一个问题,即顶层设计问题。由于中国的特殊正冶制度,中国的任何改革,都必须自上而下推动进行,否则不可能取得成果。
中医的振兴发展也不例外。
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目标,就是中国应该只能有一种医疗体系,要么中医,要么西医,要么中西医深度融合后的新的医学。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一个西医,一个中医,还有一个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。搞得民间始终存在中西医之争,而人们看病的时候也要不断的纠结到底看中医还是西医,或者先看西医,看不好了再找中医(当然也有因为看中医看不好再去看西医的)。
这种混乱状态,是时候结束了。
中国就是应该只有一种制度,无论香港还是台湾都不能例外,否则必然遗患无穷。外部势力最喜欢利用这种缺口来搞乱、攻击中国,而内部也难免有一些不肖子孙,恨不得自己的国家越乱越好。中医也一样,如果不能统一中西医,形成新的唯一的医学体系,未来类似新冠病毒之类的疾病可能会越来越频繁!
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国家相关部门牵头,合理规划建立新时代中国现代医学新体系。
该医学体系的核心思想是:以中医理论为指导、以中医诊疗与西医诊疗技术相结合为基本框架,将部分以仪器设备为主的检查诊断独立出来,将部分西医诊断与治疗方法与技术在中医理论的统一指导下应用,即:坚持中医为主、西医为辅的总体方针,取西医之长,补中医之短,建立健全新时代中国医学新体系。
当然,新时代中国医学,依然简称为“中医”。
新时代中国医学体系建立之后,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合二为一,国家只存在一个医学体系,所有医保政策一视同仁,医患关系得到改善,相关利益方全面整合,民间不再存在中西医之争,国家、利益集团、医务工作者、患者、人民实现全面共赢,全国上下一心,将中国医疗水平推向全球最高水平!
四、中医发展的终极蓝图是怎样?
1、中医统一西医。如上文所言,以中医为基础,统一整合西医的某些技术,形成新时候中医医学新体系,是中华民族之福,中国人民之幸!
2、中西医分开并行。目前很多中医人士都在呼吁,而且国家好像也越来越倾向于让中西医平起平坐、并行发展的模式。中西医同时存在,互相竞争,从出发点来说是好的,从医学角度来说也是好事,从利益集团来说也是好事。唯一的输家是老百姓,因为中西医长期共存,对老百姓来说不一定是好事,他们不一定能得到最合适的医疗,反而会成为某些利益的牺牲品。
3、中西医结合。目前已经试行近七十年的中西医结合,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。当年伟人提出这个构想,确实是雄才大略高瞻远瞩,他鼓励中学西、西学中。但事实证明,中学不好西,西更不屑于学中,所以造成中西医结合成了一个怪胎。民间流传一句话,最怕西医开的中成药。毕竟中西医的思维方式、理论基础相关太大,不能机械的结合,1+1不一定会大于2,有时可能反而会小于1。
4、中医成为西医的附庸并最终消失。与第一条相反,西医出现强人,以西医理论基础为主,统一整合中医,成为新时代新的“现代医学”。个人认为,末法时代,这个可能性是有的,甚至这个可能性很大!
5、中医“出口转内销”。现在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在使用中医,而且在不断鼓励发展中医,只有中国在打压中医。所以不排除未来的某一天,中医在中国逐渐消亡,却在外国蓬勃发展,最后“出口转内销”,重新回到中国来,成为热门医学。为什么有这种可能呢?因为很多中国人有“西方认可”情结,比如某乐宝奶粉的广告语:欧洲双认证。事实上欧洲认证跟中国人有毛线关系呀?不过证明中国人崇洋而已!所以,如果哪天在中国的媒体和街头,出现美国认证中医、欧洲认证中医,大家完全不用感到意外。
 
 
上一篇:偏瘫回春丸一号+二号+三号
下一篇:【两会声音】王宜委员:让中医药非遗传承“活
   
关于我们 | 新闻中心 | 意见反馈 | 法律声明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 | 在线留言
版权所有:民间名医网-中科中新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 电话:010-89218016  
邮箱:18911881193@189.cn QQ:316065576 微信:18911881193  
京ICP备19016078号-2  
本站不提供药品、保健品、医疗器械在线交易和产品咨询,个人购买者请到医院和药店咨询!
免责声明: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中医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中医负责,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名医网微信公众号 民间名医通讯录 客服微信